碳中和愿景将给金融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2021-05-24 来源:本站 0

金融支持碳中和是新时期绿色金融领域的核心命题,也是时代赋予金融业的使命。现阶段,绿色金融支持的方向与金融支持碳中和的最终方向可能并不一致甚至相互背离,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同配合,统筹规划下一阶段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从实现路径来看,实现碳中和需要大量的绿色和低碳投资,其中绝大部分投资需要依靠绿色信贷、绿色信托、绿色债券等融资渠道。据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所估计,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技术和储能技术等七个领域需要投资约70万亿元人民币。初步估算,未来三十余年内,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要的绿色和低碳投资规模将在百万亿元甚至数百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毫无疑问,这意味着绿色金融领域的巨大发展机遇。但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服务实体框架下,如何平衡支持绿色发展与支持小微企业之间的关系?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银行机构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显然,政府工作报告对银行业信贷投放提出了更高期望,在服务对象上,要求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倾斜,同时在行业投向上要求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倾斜。也就是说,银行业信贷投放应进一步聚焦“既小又绿”领域。

但是,在当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大框架下,银行信贷投向要做到“既小又绿”显然存在重重现实困难和矛盾。小微企业往往与“低小散”形象联系在一起,而“低小散”又往往意味着在环保意识、环保措施及环境风险应对方面存在短板。尽管经过前些年的环境大整治,一些不符合环境友好要求的小微企业被关停并转,但总体来看,小微企业“低小散”状况并未明显改变。而且,一些本应被淘汰的不符合环境友好要求的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复工复产大潮中重新开始经营。

从普惠金融的角度出发,对于小微企业不仅要延续延期还本付息等优惠政策,还要求加大投放力度,并特别强调国有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保持30%的增长,这是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政策需要。但客观来说,这其中的贷款客户泥沙俱下,难免存在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但目前在“保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践中,部分经营主体甚至存在“洗绿”“漂绿”行为,表面上打着绿色经济的幌子,实际上依然从事高污染业务。

因此,金融机构如何在加强小微金融服务过程中准确判断客户是否属于绿色发展行列、准确识别客户发展面临的环境风险是一大挑战。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过程中做到既积极又理性,明确贷款客户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将绿色发展原则纳入机构业务发展规划,将环境风险评估纳入金融风险管理全过程,努力实现小微金融业务拓展与践行绿色发展原则相统一。既不能“一刀切”影响保市场主体大局,也不能有悖于绿色发展这一长远目标。

从单一绿色标识向综合、多维绿色标识转变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门于2016年8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这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服务目的、绿色金融项目内容和绿色金融服务范围进行了明确,也对于绿色金融行为的判断给出了单一的和多维的标准。

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根据IPCC特别报告《全球变暖1.5℃》,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达到平衡,即为实现碳中和或净零二氧化碳排放。可见,实现碳中和的途径无外乎两条:一是通过土壤、森林、海洋等天然碳汇吸收二氧化碳,实施碳封存;二是通过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抵消。综上所述,碳中和的评价维度是单一的,即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从业务范围界定来看,金融支持碳中和属于绿色金融的范畴,但绿色金融项目并不都符合碳中和对净零碳排放的要求。现实情况是,有些绿色金融项目侧重的是节能或清洁能源开发,而非碳减排。这样就可能出现绿色金融支持的方向与金融支持碳中和的最终方向可能并不一致甚至相互背离。例如,清洁煤炭技术属于绿色金融的支持对象,但它同时又可能属于高碳项目,与金融支持碳中和相矛盾。可见,实现净零碳排放,具体的落地过程要求多维考量,需要与其他绿色金融项目统筹协调推进。

正如欧盟所强调的,各个绿色金融项目的目标之间不能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而损害另一个目标。我国金融机构支持碳中和项目时同样需要把握这一要义。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活动时,充分了解绿色金融项目本身的负面溢出效应,特别是对碳排放的影响,在不同绿色金融项目之间求最大公约数。

显然,这对于单家金融机构而言是比较困难的。目前,现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碳中和目标并不完全匹配,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尚未充分反映碳中和的要求,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尚未体现出对低碳发展的足够重视,绿色金融产品尚不能完全适应碳中和的需要。这就要求从顶层设计层面对绿色金融的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提升绿色金融其他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匹配度与协同性。

顺应碳中和需要,切实提升金融业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管理能力

将气候风险与金融风险直接挂钩,目前金融从业者对此大多缺乏充分认知。除少数金融机构已开展环境风险方面的测试外,大多数机构既缺乏气候风险危机意识,也未开展相关深度研究,更谈不上对金融业务中气候风险防控的资源配置。

事实上,气候风险是绿色金融业务中无法回避的风险要素,从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物理风险是指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等事件可能导致企业、家庭、银行、保险机构等市场主体资产受损,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风险。转型风险则指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可能导致的高碳资产重新定价风险及经营主体财务损失风险。无论是物理风险还是转型风险,都存在触发不确定性大、评估分析难度高等问题,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新挑战。

尽管气候变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内并不一定暴露,但中长期来看会产生巨大的实质性破坏力。某种意义上,气候变化引致的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或者可以说是金融领域的一只灰犀牛。

实践表明,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机构已越来越受到气候风险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体现在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裂变上。如果金融机构向业务模式不符合低碳要求的经营主体提供贷款,那么就可能蒙受损失。有关分析显示,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煤电企业贷款的违约率可能在未来10年内上升至20%以上,其他高碳行业的贷款违约率也可能大幅上升。

那么,如何增强金融业防范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的能力?这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各方主体协同发力。

从经济发展层面强化碳减排约束,是防范气候风险的起始环节。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在推动经济转型、安排建设项目过程中,制定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碳减排规划,严格控制高碳项目立项。根据“30•60”目标,细化各行业、各地区的碳减排路径和能源转型目标,为准确评估、预测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奠定坚实基础。唯有如此,才不至于使金融机构在平衡服务实体经济与促进碳中和的关系上处于被动。

在此前提下,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要在促进碳中和方面统一认识,形成联动。

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防范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的监管引领和正向激励。首先是要改进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在绿色金融标准设计中强化目标协同性,特别是其他绿色金融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性,充分体现应对气候风险的必要性。其次,从正向激励角度出发,促进金融机构主动增强气候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可通过提高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在监管评级中的权重、调高高碳资产风险权重等方式,促使金融机构在战略规划、资产配置方面统筹考虑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第三,要强化监管约束,督促金融机构将环境风险纳入其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并按规定落实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信息披露。此外,要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完善碳金融市场及碳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从履行社会责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增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将碳中和目标契入本机构发展战略,建立全面的气候、环境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在机制上,要将绿色金融纳入绩效考核,执行资源倾斜,并建立与绿色金融风险特征相匹配的尽职免责机制。在流程上,将环境评估纳入业务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要在客户和投资组合两方面评估或处置重大环境风险,以此作为金融机构业务决策的依据。在资产配置上,要合理测算高碳资产风险敞口,不断降低高碳资产配置。在保障地方重大建设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兼顾对环境风险的关注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在技术上,着力开发监测和评估环境风险敞口的工具和指标,做实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同时依托碳市场,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理念,不断提升碳产品的合理定价水平。

碳中和是新时期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命题,也是时代赋予金融业的使命。围绕这一命题,金融业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路、机制和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好绿色产业和企业是基础,推动产业和企业的绿化才是根本。

责任编辑:王玺 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