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中国还有多少制度红利可以释放

2024-01-09 来源:本站 0

  制度改革红利继续释放

  在劳动力人口增长速度显著下降,整个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下,如果说中国现阶段还有提高增长速度的潜力,那就是我们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制度改革的红利可以进一步释放。

  1.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中国经济要在市场化的规则下对外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即让不同资本属性的企业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并在同等的营商环境下进行公平竞争,要做到真正的资源公平,不是“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而是在制度上对国营民营一视同仁。建议在行业准入、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招标方面以负面清单管理为主,不分国企、民企,都按照市场化竞争规则优胜劣汰,在资金获取方面由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收益考量自主选择,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按照行业、规模的特征对不同企业进行定义,淡化其股东的资本属性,消除“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定义,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民营资本的投资信心。

  2.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逐步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并放松资本项下的跨境流动

  2023年底,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只有4.6%,远低于进出口贸易的全球占比,也和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不相匹配,可见,要成为国际经济强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势在必行。

  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热钱流向美国的动力明显消减,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也相应减少,在这种环境下,进一步放开人民币的可兑换尺度,并相应放松资本项下的跨境流动管制,正当其时。

  3.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动土地集中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

  中国农业人口超过6亿人,种植耕地18亿亩,人均耕地不足3亩,这跟中国山多平原小的自然地貌有关,我们很难摆脱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只能通过普及农业科技水平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而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需要土地的集中和产业化环境。政府如果能通过土地收储、流转来实现土地集中经营、管理,推动农业现代技术的普及,不仅能带动资本下乡、人才下乡,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升农村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土地财政、缓解地方政府当下的财政压力。

  财政政策是助推经济复苏的基本条件

  1.通过减税降低企业负担

  上世纪80年以来,全球企业的法定所得税率均值不断下降。2022年,全球225个司法管辖区的平均税率为22.22%。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周期,减税是激励实体企业投资的有效手段,和财政补贴相比,减税更有利于经营成果优秀的企业进一步扩张,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将目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25%的所得税税率降低至20%~22%。

  2.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鼓励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并以此带动相关消费

  地产是周期之母。它既是带动多品类上下游消费的引擎,也是投资的生力军,房子卖不动,必然导致消费、投资的双杀。而地产纾困,信贷只能解燃眉之急,销售才是根本。在支持房地产销售的政策中,降低购房成本是关键。从财政政策来看,可以通过降低房地产交易的契税和增值税,来降低购房成本,推动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力。

  2023年,虽然地方城投通过一系列“化债“措施把债务由暗转明,由短转长,短期爆雷的风险下降,但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并没有解决,开源节流依然是2024年各级地方政府的最大难题。就开源而言,既然杀鸡取卵式的增税不可持续,土地财政依然是地方政府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之一,而通过减免税费、激活房地产市场交易则是“薄利多收”的多赢之举。

  3.增加农村养老金发放金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支付能力

  根据2022年底的数据,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2.8亿,其中1.2亿在农村地区。这些农村老人的养老金主要依赖基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目前除了北京、上海以外,其他省份每月基本养老保险都在400元以下,其中25个省份在100~200元之间。收入如此之低的人群占到成年人口的10%以上,严重限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因此,增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发放金额,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是提升内需的重要手段。

  跟一次性的消费券、现金相比,养老金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支付能力,而且会改变其对未来养老保障的预期,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

  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改革开放和财政政策的应用创造宽松条件

  1.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信贷利息的降低创造良好条件

  2023年央行两次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仍然有下调空间。2024年,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的有效工具。

  2.进一步调整基准利率水平以降低政府、企业的债务负担,鼓励投资

  央行通过货币宽松政策释放出来的流动性是否有效流入企业,企业的信贷需求是关键。影响企业信贷需求的因素除了生产销售等经营性因素以外,资金成本至关重要,而利率直接影响负债成本。

  3.彻底放开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利率浮动限制

  房地产市场的活力不仅取决于房价预期,也取决于信贷成本,彻底放开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限制,允许商业银行在充分评估风险收益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规则向购房者提供贷款,也是激活房地产交易的积极措施。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