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迅雷:中国经济领先全球的增长优势,应该很难改变

      地缘政治、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转型等多重不稳定因素之下,2023年12月11-12日,新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为明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和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主基调,另一方面部署了明年的九大任务,其中对如何应对地方债务危机、深化改革、高水平开放、改善民生等热点领域,进行清晰布局。  如何更具体地理解此次中央会议传达的信号,如何认清当前

    2023-12-18

  •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宏大的战略视野和深刻的历史洞察,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意义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这是以

    2023-12-11

  • 殷剑峰:靠数字资本、新能源资本和人力资本,中国不可能得“日本病”

      【编者按】11月30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发表题为《如何防治“日本病”》的演讲,针对“日本病”的成因及中国该如何防治“日本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点论述。  以下为演讲主要观点:  一、通货紧缩与总需求萎缩:资本过剩导致“日本病”  日本病一词首次由1939年的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汉森在年会上提出。当时他指出,1939年大萧条过去十年了,美国经济规模还没有回到192

    2023-12-11

  • 李相龙:顺应周期 乘风破浪——2024年利率债市场展望

      ►核心观点  2023年是宏观经济的大年。今年以来,部分市场机构都对宏观环境面产生了误判,这种误判既体现在国际经济基本面,又体现在国内经济基本面。国际的误判来自于在美联储的不断加息下,市场认为欧美经济会在2023年深度衰退。国内的误判来自于去年12月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后,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的斜率超预期。以为疫情“退却”之后,中国经济会迅速迎来一场强复苏进程,因此也造就了年初的强复苏预期和债市的牛

    2023-12-11

  • 曹中铭:正收益才提业绩报酬 公募行业当效仿

      相对于某些按规模提取管理费,或与相关指数进行比较后才提取业绩报酬或管理费的私募而言,实现正收益才提取业绩报酬,显然更具吸引力。  近日,某私募机构发布公告变更业绩报酬计提方案,强调产品实现“正收益”的前提下才能计提。并且,计提业绩报酬后,客户收益必须为正,否则不能计提。个人以为,该私募的举措值得公募基金行业效仿。  历经“野蛮”发展后,私募基金行业的规模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比如来自中国证券投资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