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公布居民消费新亮点 你贡献了多少?

2018-08-03 来源:央视网 0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消费领域运行平稳,对经济的拉动力依然强劲。而作为消费领域的重要统计指标,今年5、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放缓也引发了不少关注。 对此,国家发改委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了回应,同时表示,今后三年将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进一步扩大消费,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8.5%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说,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的来看还是平稳的,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了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了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了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了4.2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和旅游产品多样性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文化娱乐市场十分火爆。马拉松等体育消费势头非常强劲,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不断增加。

 

  三是网上零售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随着“互联网+”向更多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渗透融合,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增长了30.1%。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3.1万亿元,增长29.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了20.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7.4%,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四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潜力持续释放。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增长很快,乡村市场比重逐步提高,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比达到14.4%,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表示,在看到消费平稳运行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目前,我国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目前,我国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

 

  社会领域消费亮点纷呈

 

  国家发改委介绍,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满足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了旅游、文化、体育、养老等社会领域消费情况的相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民间投资的活力,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培训等社会领域的服务业,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旅游方面

 

  近几年我国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达到了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入境旅游692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同比增长12.5%。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2018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7131万,同比增长15%。当然,这个消费是在别的国家体现的。

 

  总的来看,旅游市场呈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假日旅游持续增长。春节、五一、端午节全国共接待了6.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980亿元,这个数比去年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是乡村旅游亮点纷呈。双休日和长假期间,城市游客选择去乡村感受民俗文化,吃农家菜、住民宿、逛庙会成为备受欢迎的假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