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再升级 商务部称已做好充分准备将反制

2018-08-0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
  本报记者 夏旭田 实习生 雷阿娇 北京报道

 

  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

 

  8月2日凌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声明,考虑对301项下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的税率从10%提升至2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月2日就此发表谈话称,美方这两天有两个动作,一方面发表声明,要把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的征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另一方面四处吹风,要和中方恢复谈判。美方对中方玩弄软硬兼施两手策略的这种做法对中方不会有任何作用。

 

  分析称,特朗普认为此前10%的关税不足以迫使中国妥协并放弃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而扩大征税范围则势必抬升本国消费品成本,因此选择再次单方面提高关税税率。新的征税清单中包含大量中间品与日用消费品,这势必会抬升美国的物价水平。

 

  商务部发言人称,对于美方升级贸易战的威胁,中方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将不得不作出反制,以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前提是必须平等相待和信守诺言。

 

  美方推动贸易战再升级

 

  7月10日,美国宣布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公布了一份长达近200页、涉及六千余种商品的清单,包括水果和蔬菜、手提包、冰箱、雨衣和棒球手套等多种商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美方不仅不顾全世界的利益,甚至也不顾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对中方玩弄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这种做法对中方不会有任何作用,也使世界上反对贸易战的国家和地区感到失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在美方关税加码的背景下不具备平等谈判的条件与氛围,目前美方的真实意图也不在和谈,而是对中国进行极限打压,摧毁中国抵抗的决心与意志,从而在最终的谈判中获取更多利益。

 

  屠新泉表示,美国单方面提升关税税率,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认为此前10%的关税不足以使中国妥协。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消费者对此有一定的刚性需求,10%以内的涨价空间可以承担。同时,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由中国企业与美国进口商来共同承担。

 

  此外,近期人民币连续贬值,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的关税效果,特朗普因此也指责中国操纵“像石头一样下跌”的人民币汇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认为,特朗普的指控完全站不住脚,近期人民币贬值完全是一个市场行为。

 

  他认为,美国提升税率更多的是为了减小对美国必需的日用消费品的冲击。美方7月24日曾声称拟将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提升至5000亿美元,然而这是一个“不可置信”的威胁,因为这几乎囊括了中国全部的对美出口,其中包含大量的日用消费品。美国选择加码关税的另一个目的是增加其威胁效果,迫使中国放弃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

 

  特朗普政府上月开始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立即予以同等规模和力度的反击。在未来几周,双方可能对额外的16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

 

  屠新泉指出,当前不仅中国对于特朗普的政策无法理解,美国的智库等机构也非常迷茫,无法猜出特朗普此举的真实意图。特朗普自认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强劲,这给了他推动贸易战升级的底气。然而,自信心爆棚的特朗普并未对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后带来的中长期影响做出理性的估计。

 

  中方将作出反制

 

  屠新泉表示,相较于此前10%的关税,加征25%的关税必然对中国对美出口带来极大的影响。虽然25%还达不到禁止性关税的程度,但必然会降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带来对美出口的显著下降。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即便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全部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也有能力承受其带来的冲击。

 

  报告称,目前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的平均关税在3%左右,如果美方将关税提升至25%,中国对美出口量将下降11%,即500亿美元,将拖累中国GDP增速0.4个百分点。如果中国加征同等的报复性关税,则中国净出口直接受到的影响将下降到400亿美元,对中国GDP增速的拖累将从不加报复性关税的0.4个百分点下降到0.34个百分点。

 

  屠新泉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对两国具体的影响因行业不同而各异。从金额上看,中高端产品与中间产品仍然是新清单打击的重点。